2025年国考行测新增政治理论考核 突出政治素养考察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入口
2025年公务员考试用书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已于2024年10月14日正式发布,公共科目笔试时间定于2024年12月1日。下面,新疆公务员考试网将结合考试公告、历年试题对202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大纲进行详细解读。
今年的大纲首次提出试题分为政治理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比往年的考试大纲多出来“政治理论”部分。仔细比较,“政治理论”把原来在“常识判断”里面的“政治”单独拿出来放到最突出的部分,“政治理论”所举的两个例题也恰好是去年大纲的常识判断部分里面的例题。
同时,在新闻稿上,指出2025年国考行测大纲“突出政治标准这个首要标准”,除此之外,新闻稿还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录用。其中,笔试、面试内容突出公务员的政治属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增设‘政治理论’部分,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全面了解考生的德、能、勤、绩、廉,重点了解政治素质、道德品行、遵纪守法等方面情况。”
对于考生而言,最明显的变化是行测科目新增“政治理论”部分,意味着考生必须将其作为备考重点。同时,这个改变可能也意味着行测试卷的各部分题量组成也会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今年的行测试卷除了将继续在测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外,还需要考生熟悉相关政治理论知识,在备考和做题时多做准备。
在试卷类别设置上,2025年继续细化试卷类别,设置了三类试卷——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以下类别简称为省级、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三类试卷分别适配于不同的岗位,不同类别的试卷也略有差异,以体现命题的科学性。
今年在新闻稿上对于分级分类考试做出了更加明确的指导,“考试内容根据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分别设置,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对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对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2024年国考省级、市(地)级行政执法类三类试卷的差异:
题量:省级卷总题量为135道,市(地)级、行政执法类试卷为130道,主要表现为省级卷比市地级、行政执法类试卷多5道数学运算题。
题型:省级卷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文章阅读题,市(地)级、行政执法类试卷中考查类逻辑判断试题。
难度:三类试卷通过设置不同题量和题型来实现难度区分,省级卷的整体难度要高于市(地)级、行政执法类试卷。
因为今年新增“政治理论”部分,整体的题量及分布可能存在微调。
关于2022年新增的行政执法类试卷,从试卷的整体结构和考查内容上看,其与市(地)级行测试卷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
大纲显示:行测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政治理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详细解读:从考试内容来看,行测考试保持“稳中有变”的特色。
“稳”:行测仍然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部分组成,涉及语文、数学、逻辑、历史、哲学、管理、法律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试题具有相当高的难度。
“变”:增加了政治理论部分,同时,随着招考机关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部分的命题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跨学科的题目不断涌现,各类新题型时有出现。
以下是对行测六大专项考查内容的详细解读。
1.政治理论
大纲显示:政治理论主要测查报考者学习理解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情况。
详细解读:政治理论独立,重点关注时政热点。
命题趋势:政治理论为2025年国考行测大纲首次增加内容,从例题上看,考查内容和往年的常识判断中的政治内容基本一致,重点考查党的创新理论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其中,党的创新理论主要指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点考查近一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领域的重要会议、文件。
备考策略:第一,明确考查重点。政治理论虽为新增内容,但脱胎于常识判断的政治,其考查重点仍有迹可循。结合往年试题和大纲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部分最重要的知识点,既是考查频率最高的考点,也是出题形式最丰富的考点,考生应重点关注。
第二,关注时政热点。考生在备考时应密切关注社会热点新闻,通过中国政府网或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渠道,重点关注近一年内党的创新理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领导人重要讲话、重要会议精神等。
2.常识判断
大纲显示: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律、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详细解读:考查范围广泛,侧重考查基础知识。
命题趋势:第一,常识判断涉及的学科有所变化,如政治学科移入政治理论部分;在经济、文化、科技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生态、法律等学科。此外,根据大纲例题可知,历史学科也在其考查范围,再结合往年试题频繁考到的地理学科,常识判断的考查范围进一步增加。第二,综合来看,文化、法律、科技依然为常识判断的考查重点。第三,常识判断也会命制多学科相互融合的试题来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比如人文知识同物理、化学知识相结合等。
备考策略:第一,增加知识储备,掌握重点学科。常识判断部分考查范围广泛,但侧重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考生应对各学科有所涉及并明确考查重点。同时,对于文化、法律、科技等学科要格外关注,尤其是近两年我国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成果,新颁布与修订的法律法规。
第二,学会四大方法,增加备考效率。①关键词法,适用于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如文化、历史、法律等,通过提取知识点的“关键词”,化整为零。②联想法,适用于概念性较强的学科,如经济、科技、社会等,将抽象的概念与现实中的例子联系起来,联想记忆。③对比分析法,适用于抽象概念较多且存在易错、易混知识点的学科,如法律、经济,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以列表的方式,找出其定义、内容、应用等方面的不同,对比记忆。④时间排序记忆法,适用于具有时间顺序的学科,如文化、历史、科技等,按照时间顺序将知识点内容进行排序,明确绝对位置(最早与最晚)与相对顺序(某两项的先后)。
第三,专项巩固提高。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发现自己的薄弱学科所在。对于这样的学科,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以巩固基础。
3.言语理解与表达
大纲显示: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选词填空、语句表达。
详细解读:提升语感,逻辑思维不可缺。
命题趋势: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固定为选词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三种,题量一般为40道。
选词填空,以多空为主要考查形式,涉及实词、成语两大考查核心。语句表达,稳定为语句排序与语句填充两类题型。阅读理解,依旧会以传统的主旨观点题和细节判断题为主,少量考查推断下文题、标题添加题、词句理解题;同时,预计文章阅读题会继续出席2025年国考省级卷。
备考策略:首先,研究历年试题,了解命题特点。试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通过揣摩试题,考生能够对命题者的出题思路、题目的难度系数、材料类型、陷阱设置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针对不同题型,掌握解题技巧。考生在备考中要根据题型的不同,总结相应的解题技巧。比如选词填空要将语境分析与词语辨析相结合,阅读理解要根据题目要求寻找关键信息,语句排序要从首尾句和标志词入手排除,语句填充要保持话题和思路一致。
最后,加强专项训练,提高解题效率。国考的特点要求考生不仅要做对,而且要做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考生在备考中必须进行大量的专项训练。只有平时多做多练,达到“手熟”的境界,在考场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胸有成竹。
4.数量关系
大纲显示: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详细解读:理清考点,基础知识是核心。
命题趋势:数量关系极有可能依然只有数学运算一种题型,涉及知识点众多,近几年省级题量为15道,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题量为10道。数学运算的难点在于考点多而分散,如整除性、数的奇偶性与质合性、公因数与公倍数、等差数列、几何计算公式及原理等。而数学运算的众多解题技巧又是在基础知识之上加以延伸的,如代入排除、设特殊值、比例性质、同余特性等,学习这些都依赖于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
备考策略:其一,储备核心知识,掌握重点题型。数量关系部分基础知识多。考生需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掌握重点题型,如几何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为解题打下基础。
其二,加强技巧训练,掌握快解方法。国考数量关系难度相对较大,只有掌握一些快解方法,如代入排除、特值应用、不定方程等,才能在国考中取得时间优势。此外,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不要急于列式计算,而要仔细阅读题干,分析数据之间已有或隐藏的关系,有意识地联想和运用各种快解技巧,培养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感觉。
其三,注重实战训练,及时反馈总结。想要掌握数学运算的核心考点和快解技巧,合理、系统地训练大量题目必不可少,尤其是历年题目。通过练习,考生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短板所在,还可以看出历年题目的共同特征和变化趋势,从而找到考试的命题思路。同时,实战训练并非机械性的重复工作,每次训练结束后要及时地总结做题过程中遇到的解题技巧、重难点、易错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返回到教材中,补学遗漏的知识点,完善自己的知识网,才能有效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5.判断推理
大纲显示: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详细解读:重在推理分析,技巧解题是关键。
命题趋势:判断推理题量一般为40道,各部分考点稳定。
图形推理题型包括顺推型、类比型、九宫格型、类比型和条件型,常有创新考法,但考点和解题方法并没有本质不同,考生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逻辑判断省级和其他两类试卷区别明显。省级以可能性推理为主,主要考查以削弱型、加强型和前提型,必然性推理考查较少,主要涉及朴素逻辑和复言命题;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则对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的考查相当,其中可能性推理仍然以削弱型、加强型和前提型为主,必然性推理则考查朴素逻辑,考查形式为一篇材料带5个小题,其解题思路与常规朴素逻辑题并无本质差别。解答此部分试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
定义判断的考查题型包括单定义和平行定义两种,其中平行定义类题目题干中涉及的定义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辨别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类比推理的考查以逻辑关系和常识关系为主,言语关系基本每年也会涉及。其考查难度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常常多个考点结合进行考查,且陷阱较多,考生需认真分析,谨慎选择,避免掉入命题陷阱。
备考策略:图形推理:快速解答图形推理题的前提是熟悉图形推理的考查题型及常见考点;其次,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读图能力,学会从图形本身入手,分析提取图形特征;最后,要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类考点的解题思路及简单实用的解题方法,如空间折叠中的相对面与相邻面、小图形特征判定法、两面定位法等,这样能够切实提升解题速度,提高准确率。
逻辑判断:必然性推理重在掌握概念间关系、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朴素逻辑的快解方法等,此部分只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再结合适当的练习,比较容易实现突破。可能性推理是备考的重点,首先要了解三大常考题型(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其次要深入学习六大论证模型,建立解题的逻辑思维;最后要熟悉可能性推理选项常设陷阱,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在解题时,无论是可能性推理还是必然性推理,都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所问,然后再结合选项寻找答案。
定义判断:解答该题型要先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掌握定义特征的分析、归纳方法,把握不同类型定义的本质区别及特点,重点学会快速定位题干的关键词,抓住要点信息(如主体、客体、目的、手段、结果等)。此外,还应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如特征筛选法、选项对比法等,才能在面对题目时轻松应对,以最少的时间选出答案。
类比推理:解答该题型首先要掌握常考的词项间关系,包括逻辑关系、言语关系和常识关系;其次应注意分析词项间的复杂关系,关注选项间的细微差别,同时适当采用遣词造句法和横纵对比法来快速准确地寻找词项间的关系,灵活解题。
6.资料分析
大纲显示: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详细解读:阅读、列式是基础,快解技巧是王道。
命题趋势:近年来,资料分析在考查方式上时有创新,题量一般为20道。计算及算式处理技巧是资料分析的提速核心。考生应该掌握常见算式的处理方法,灵活运用加减乘除速解技巧、大小比较技巧等,再辅以必要的简单计算,以达到快速确定答案的目的。
备考策略:第一步,理解核心概念。考生要注意扩大知识面,这有利于理解资料分析中的相关概念。核心的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等计算型概念和进出口贸易等专业理解型概念,以及多个概念的结合等,都需要重点理解。
第二步,学会快速列式。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及公式,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提高阅读速度,读懂材料中概念间和数据间的关系,用快速定位关键词的阅读技巧,定位资料数据,并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快速、准确列式。
第三步,掌握速算方法。资料分析具有计算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考生应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重点掌握常用的速解技巧,如加、减、乘、除等基础速解方法,特征数字法、尾数法、除乘转化法、反算法等快速计算方法,同位比较、差分比较等比较方法,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题。
免费赠送130+知识点精讲
18000题在线刷题
200多套模拟题在线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