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新疆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新疆要闻

新疆公务员考试常识累积:文化常识中的诸子百家

发布:2023-10-31 00:47:03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 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包含哪些知识?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新疆公务员考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文化常识中的诸子百家” 

  一、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形。

  1、老子

  春秋末期人物,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

  其主要思想是“道”,“道”是万物的本原,表现出客观的唯心主义,同时老子认为一切都是对立而统一的,“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主张致虚安静、柔弱不争。

  在方法论上,表现出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识到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

  【名句鉴赏】:

  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7、“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8、“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上善若水”

  2、庄子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老子之后,与老子并称“老庄”。

  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达到“清静无为”的状态,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度。

  最早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后被汉代儒者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著有《庄子》又名《南华经》,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著作中的成语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庖丁解牛”、“庄周梦蝶”、“鹏程万里”等。

  3、黄老思想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尊崇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兼采阴阳、儒、法、墨等诸家观点而成。

  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西汉初期以“无为而治”为统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二、墨家

  1、代表人物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子。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这一学派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著作《墨经》,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要素。《墨经》中有关于力、力系的平衡和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论述;记载了关于小孔成像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成书年代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早,但内容却要丰富得多。

  三、法家

  法家的政治口号是"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等。

  1、李悝

  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推行李悝变法,是最早的变法者,在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著作《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法经》共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

  2、商鞅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主持的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为:建立新型的军功爵制,激励士兵奋勇杀敌;奖励耕织,保证了秦国后方粮草充足;制定新法,使得百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

  著有《商君书》、《秦律》等书。

  3、韩非

  著作《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总集,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

  【注】:《韩非子》、《商君书》主张以法治国。韩非综合商鞍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重农抑商,严刑苛法。

  【拓展】:《吕刑》,是我国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刑法文献。

  四、兵家

  代表人物:孙武、孙膑等。

  代表作:《孙子兵法》、《孙滨兵法》。

  主要是在军事方面大有成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等军事名言均出自兵家。

  五、纵横家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

  战国时期,一批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以审察时势、陈明利害的方法,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当时形势产生一定影响,苏秦主张合纵,说山东六国之力以抗秦,张仪主张连横,说六国以事秦,当时的谋士一般分属合纵、连横两派。

  六、名家

  代表人物:公孙龙。

  代表作品:《公孙龙子》。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

  七、杂家

  吕不韦,同时任秦国丞相,被尊称为“仲父”,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一书,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刷题巩固

  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出现很多思想学派。以下关于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墨子---《墨子》---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B、孔子---《论语》---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C、老子---《老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D、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著有《墨子》。他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观点。法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其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B项错误,孔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内涵就是"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孔子还主张"为政以德",即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论语》并非孔子所著。

  C项错误,老子,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倡导无为而治、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庄子提出。

  D项正确,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意思是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后世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发展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二者内涵一致。

  故正确答案为D。 
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关于恩格尔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B、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

  C、恩格尔系数是一种长期趋势,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某一年份恩格尔系数波动是正常的

  D、地区间消费习惯不同,恩格尔系数略有不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错误,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

  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B项正确,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C项正确,恩格尔系数是一种长期趋势,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某一年份恩格尔系数波动是正常的。例如,20世纪80年以前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5%以上;1985-1995年间,尽管各年恩格尔系数有波动,但这十年间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0%-59%间。

  D项正确,在适用恩格尔系数进行国际比较时,由于地区间消费习惯、价格体系、福利补贴等方面差异较大,恩格尔系数略有不同。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些人因在其所擅长的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而被世人尊称为“圣”。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尊称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亚圣——孟子酒圣——杜康词圣——辛弃疾

  B.文圣——周公元圣——孔子史圣——司马迁

  C.诗圣——杜甫医圣——华佗画圣——顾恺之

  D.兵圣——孙武茶圣——陆羽书圣——王羲之

  正确答案是D

  A项错误,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圣”,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词圣”,一般指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故选项说法错误。

  B项错误,孔丘被后世尊称为“文圣”,即文化的圣人;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史圣”。

  C项错误,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张仲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而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画圣”则是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尊称为“画圣”。

  D项正确,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编有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誉为“茶圣”;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关于恩格尔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B、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


  C、恩格尔系数是一种长期趋势,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某一年份恩格尔系数波动是正常的


  D、地区间消费习惯不同,恩格尔系数略有不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错误,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


  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B项正确,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C项正确,恩格尔系数是一种长期趋势,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某一年份恩格尔系数波动是正常的。例如,20世纪80年以前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5%以上;1985-1995年间,尽管各年恩格尔系数有波动,但这十年间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0%-59%间。


  D项正确,在适用恩格尔系数进行国际比较时,由于地区间消费习惯、价格体系、福利补贴等方面差异较大,恩格尔系数略有不同。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的食盐,说法错误的是:

  A.低钠盐中含有一定成分的氯化钾,肾脏病类患者不宜食用

  B.加碘盐中的碘含量不能过多,常吃各类海产品的不宜食用

  C.加硒盐中的硒易破坏细胞,身体免疫力低的人群不宜食用

  D.加锌盐中的锌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冠心病患者不宜食用

  【解析】C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常识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组成体内抗氧化酶,能提到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保持其通透性,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增强免疫力。按照中国人每天吃盐6~10克计算,加硒盐可以提供40~70微克的硒。因此身体免疫力低的人群宜食用加硒盐。故选项C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与题干要求相符。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
\
\

\
备考提醒
\

如果你想报考公务员,要注意:区考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高分入面等情况数不胜数。想要顺利“上岸”,优秀的复习教材是必不可少的——2024年新疆公务员考试教程(免费赠送130+课时知识点精讲,18000题在线刷题、200多套真题在线模考),讲解清晰,指导明确,无线刷题,为考生上岸之路保驾护航。

 

/

赠送130+知识点精讲、18000题在线刷题、200多套模拟题在线模考

$290.00

\
\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3 http://www.xjgw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32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